查看原文
其他

Cell︱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金雀异黄素减轻大麻诱导的血管炎症

吴雁 逻辑神经科学 2023-03-10


撰文︱吴   雁

责编︱王思珍

制版查佳雪 


大麻(marijuana)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非法药物之一。大麻的日益合法化预计将增加大麻的使用,这凸显了了解其不利影响的必要性,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。前期的研究表明,大麻会增加心血管疾病CVD)的风险,包括心肌梗死、心绞痛和心律失常[1]。在动物模型中,大麻可诱导内皮功能障碍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肌病和代谢功能障碍[2-3]。合成大麻素也与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关[3]。英国的一项生物学数据库发现,大麻是CVD的一个风险因素。然而,我们对其机制知之甚少。因此,了解大麻和CVD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
大麻素受体主要有两个:大麻素受体1CB1/CNR)和大麻素受体2CB2/CNR2),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超家族[4]。CB1是人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量最高的GPCR之一。CB1主要位于脑、脊髓与外周神经系统中。有研究结果显示,大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四氢大麻酚(delta-9-tetrahydrocannabinol,简称△9-THC)作用于CB1,与CVD发生发展相关。CB2不仅在免疫细胞中表达,特别是在巨噬细胞中,也在内皮细胞中表达[3]。内源性大麻素信号对代谢调节、记忆、情绪、疼痛和免疫功能都很重要[6]。此前的研究发现,CB1激活可通过促进炎症和氧化应激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,而CB2激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。CB2激动剂目前正在研发中,将用于治疗血管疾病,而CB1拮抗剂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[3]。CB1信号还参与各种病理生理过程,包括肥胖、戒烟、糖尿病、肝硬化和癌症[6]


基于体细胞重编程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)的发现改变了干细胞生物学领域[7]。人类iPSCs(hiPSCs)避免了围绕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(hESCs)的伦理困境。患者特异性hESCs来源的细胞系(如神经元、心肌细胞、肝细胞和平滑肌细胞)在再生医学和药物研发中具有很大的前景,因为它们能够产生无限供应的分化细胞系以用于疾病建模。hESCs衍生的内皮细胞(hiPSC-ECs)包含任何特定个体的遗传信息,因此能够用于研究特定血管疾病患者(个体)疾病的发生发展(原因)[8],从而使其成为血管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的理想平台。


2022年5月12日,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Joseph C. Wu团队在Cell 上发表了题为“Cannabinoid receptor 1 antagonist genistein attenuates marijuana-induced vascular inflammation”的最新研究文章,揭示了大麻素受体1的拮抗剂金雀异黄素减轻大麻诱导的血管炎症的重要机制。

 


本文中,首先,研究者分析发现,在英国生物库中,被试者吸食大麻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,吸食大麻上调了与CVD有关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,如TGFB、CCL4/11/19、CXCL6/10/11、 IL-8、MCP2/4、TNF等。在SWEETLEAD化合物库中,通过基于配体的高通量电脑虚拟筛选,鉴定出了一种CB1拮抗分子:金雀异黄素(genistein),又称染料木素,是一种存在于豆科植物和齿状植物中的天然异黄酮化合物。金雀异黄素是公认的CB1拮抗剂,作为CB1的配体,与CB1结合并抑制CB1活性。然后,作者通过三种不同的细胞类型(图1)检测发现,△9-THC诱导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(HUVECs)的细胞毒性,且这种细胞毒性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,而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(H7 hESC-CMs)或心脏成纤维细胞(NHCF-V)没有任何不良影响(图1)。


图1 △9-THCC诱导人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

(图源:Tzu-Tang Wei, et al., Cell, 2022)


进一步地,作者发现,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(hiPSC-ECs)中,△9-THC诱导了炎症,并激活了NF-kB信号通路,提示了内皮细胞细胞毒性产生的原因,也暗示了CB1参与9-THC对血管的病理作用。接下来,作者应用药理学和基因学方法使得CB1失活,以研究CB1在△9-THC诱导的内皮细胞毒性中的作用。在hiPSC-ECs中,用siRNA、CRISPR干扰等方法抑制CB1可以逆转由△9-THC诱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,hiPSC-ECs给予CB1拮抗剂金雀异黄素也有类似效果(图2)。


图2 抑制CB1或金雀异黄素干预可减轻△9-THC对hiPSC-ECs的影响

(图源:Tzu-Tang Wei, et al., Cell, 2022)


最后,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相一致地,在小鼠体内中,△9-THC,口服(较差的血脑屏障通过性)或注射金雀异黄素缓解可以缓解由△9-THC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、炎症和氧化应激,也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(图3)然而,值得关注的是,△9-THC诱导小鼠神经行为变化,包括运动性降低、体温降低、痛觉丧失(镇痛)、镇静;尽管小鼠体内金雀异黄素能够与CB1结合,但并不能改善△9-THC诱导的这些神经行为变化。


图3 金雀异黄素在小鼠模型中逆转△9-THC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、氧化应激和炎症

(图源:Tzu-Tang Wei, et al.Cell, 2022)


图4 机制图: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金雀异黄素减轻大麻诱导的血管炎症

(图源:Tzu-Tang Wei, et al., cell, 2022)


文章结论与讨论,启发与展望

综上所述,研究者主要发现大麻的使用呈上升趋势,并与心血管疾病有关。大麻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(△9-THC)通过大麻素受体1(CB1)引起血管炎症、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。金雀异黄素是一种大豆异黄酮,可以逆转△9-THC的有害心血管作用,同时保留镇静和镇痛等临床有用作用(图4)。该研究表明,中性CB1拮抗剂金雀异黄素可以减轻△9-THC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,同时保留9-THC有益的中枢作用。


该研究突出创新点包括:(1)英国生物库大样本数据分析,共157331名参与者,其中约22.2%的参与者(34878名)吸食大麻(主要为抽烟),并且这些大麻吸食者与心肌梗死有明显的正相关。(2)首次通过两个独立的小鼠模型展示了△9-THC介导的血管炎症和氧化应激、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联系。(3)CB1拮抗剂金雀异黄素可减轻△9-THC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。


尽管,诱导多能干细胞是一种强大的疾病建模系统,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无限的组织来源。但是iPSC-ECs不成熟,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低,是动脉、静脉和淋巴ECs的混合物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用原代内皮细胞和小鼠模型来验证iPSC-ECs的作用。


原文链接: 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ll.2022.04.005

人才招聘
【1】人才招聘︱“ 逻辑神经科学 ”诚聘文章解读/撰写岗位 ( 网络兼职, 在线办公)【2】“ 逻辑神经科学 ”诚聘副主编/编辑/运营岗位(在线办公)
往期文章精选【1】Trends Mol Med 综述︱张兵团队聚焦外周神经在皮肤再生与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【2】Cereb Cortex︱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灰质体积改变的遗传机制【3】Nat Immunol︱星型胶质细胞IL-2基因递送改善损伤后神经炎症病理【4】Mol Neurobiol︱俞琼课题组使用生物信息学策略鉴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RNA生物标志物【5】Nat Commun︱杜洋团队在揭示人体孤儿受体GPR88激活和别构调节机制【6】Front Aging Neurosci︱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病人结构功能磁共振共享的连接模式【7】BRAIN 综述︱肠道菌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:机制研究和治疗选择【8】Neurobiol Dis 综述︱脑小血管疾病中神经血管单元对微循环和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
【9】Commun Biol︱刘晓冬/樊瑜波/李小梅揭示钙通道CaV1编码多肽对神经元活动—突起发育耦联的调控作用【10】Biol Psychiatry︱黄卓课题组揭示JADE2在海马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中的重要作用
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【1】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讨会(6月11-12日 腾讯在线会议)


研讨会【1】爱眼日专题研讨会︱转录、细胞和计算水平解析视觉功能及其异常


参考文献(上下滑动阅读)  

[1] Thomas, G., Kloner, R.A., and Rezkalla, S. (2014). Adverse cardiovascular, ce-rebrovascular,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effects of marijuana inhalation: what cardiologists need to know. Am. J. Cardiol. 113, 187–190.

[2] Wang, X., Derakhshandeh, R., Liu, J., Narayan, S., Nabavizadeh, P., Le, S., Danforth, O.M., Pinnamaneni, K., Rodriguez, H.J., Luu, E., et al. (2016). One minute of marijuana second hand smoke exposure substantially impairs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. J. Am. Heart Assoc. 5

[3] Pacher, P., Steffens, S., Hasko´, G., Schindler, T.H., and Kunos, G. (2018). Car-diovascular effects of marijuana and synthetic cannabinoids: the good, the bad, and the ugly. Nat. Rev. Cardiol. 15, 151–166

[4] Atakan, Z. (2012). Cannabis, a complex plant: different compounds and different effects on individuals. Ther. Adv. Psychopharmacol. 2, 241–254

[5] Mackie, K. (2006). Cannabinoid receptors as therapeutic targets. Annu. Rev. Pharmacol. Toxicol. 46, 101–122.

[6] Sugamura, K., Sugiyama, S., Nozaki, T., Matsuzawa, Y., Izumiya, Y., Miyata, K., Nakayama, M., Kaikita, K., Obata, T., Takeya, M., and Ogawa, H. (2009). Activated endocannabinoid system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annabinoid 1 receptor blockade on macrophages. Circulation 119, 28–36

[7] Shi, Y., Inoue, H., Wu, J.C., and Yamanaka, S. (2017).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technology: a decade of progress. Nat. Rev. Drug Discov. 16,115–130

[8] Lau, E., Paik, D.T., and Wu, J.C. (2019). Systems-wide approaches i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models. Annu. Rev. Pathol. 14, 395–419






本文完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